集微網消息,3月1日,深圳市德賽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德賽電池,證券代碼:000049)召開2022年度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就《關于公司向原股東配售人民幣普通股(A股)的論證分析報告》、《關于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及其授權人士全權辦理本次配股具體事宜(修訂稿)的議案》等議案進行了審議和投票,愛集微作為其機構股東參與了此次股東大會并對相關議案投同意票。
會后,愛集微與德賽電池高管就公司發展情況進行了交流。
向原股東配售普通股,募資不超25億元增厚經營資金
德賽電池是國內最早從事鋰電池電源管理系統及封裝集成的企業之一,較早進入國產手機供應鏈,客戶逐步拓展至國際一線廠商。智能手機、筆記本、穿戴設備、電動工具及智能家居產品是該公司鋰電池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
此外,儲能業務也是德賽電池重要的戰略發展領域,公司為抓住儲能行業發展機遇,以儲能電池電源管理系統、封裝集成業務為基礎,重點拓展基站儲能、家庭儲能、便攜式儲能、UPS數據中心電源等應用場景。德賽電池的儲能業務呈高速增長態勢,2021年其儲能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49億元,同比增長205.79%。
對于儲能的布局,德賽電池高管曾告訴集微網:“多年來,公司一直專注于鋰電池電源管理及封裝業務領域,現階段,公司正在積極拓寬業務口徑,在強化現有業務基礎上,進一步在產業鏈進行業務延伸,開展儲能電芯業務、SIP封裝業務、整機組裝業務,公司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及智能控制產業服務商。”
在立足于現有產業,進一步穩固行業地位的基礎上,德賽電池未來將積極推進國際化布局,形成國內布局為主,國際布局相結合的全球化格局,穩步拓展大型動力電池電源管理業務;同時,抓住儲能市場快速發展的機會,依托電芯及系統集成的研發平臺,打造儲能系統集成的能力,成為全球一流的儲能系統方案提供商及專業制造商。
不過,隨著公司銷售規模及業務線的不斷擴張,德賽電池保持持續增長。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5.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9%;伴隨著公司業務的增長,公司資產總額由2019年末的87.7億元增長至2022年9月末的122.23億元。
因此,為應對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帶來的新增流動資金的需求,增強公司的資本實力為各項經營活動開展提供資金支持。德賽電池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5億元(具體規模視發行時市場情況而定),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補充公司的營運資金,緩解流動性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從而全面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儲能業務自建產能將釋放
德賽電池近幾年的投資項目中,儲能業務電芯產能建設是重點之一。據了解,德賽電池的長沙儲能電芯項目計劃固定資產投資75億元,分三期布局20GWh產能的儲能電芯項目總部及研發中心、生產中心。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20億元。儲能電芯業務預計2023年才能投產。一期項目正在建設過程中,一期產品規劃為磷酸鐵鋰儲能電芯。
對于項目進展情況,德賽電池高管透露,“儲能電芯項目一期項目各項工作進展順利,預計在今年上半年投產運營。二期的項目進展將會視一期的投產后的情況做決定。至于是否還會借助資本市場來籌集資金,還要視市場和項目進展來決定。”
在儲能客戶情況方面,德賽電池補充到,“德賽電池的儲能封裝業務目前有較好的客戶基礎,已經有一些客戶在驗證我們的電芯產品,預期項目投產后能持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近年來,隨著消費類電子市場的下滑,機構對消費類業務的預判并不樂觀,對于消費類市場,德賽電池方面指出:“我們的策略是盡量保持這方面業務的穩定,一方面是維持在客戶供應商方面的地位;另一方面是盡可能的合作新的產品線,從疫情開始,我們就做好了長期的準備,通過降本增效、把質量做得更穩定等方式,讓客戶更滿意,爭取到不錯的份額。”
值得關注的是,在動力電池方面,德賽電池選擇做BMS方面的業務,德賽電池認為,“其優勢就在于業務優質且有足夠的毛利空間,而且相比直接做動力電池風險要小很多。目前通過合作伙伴我們的產品在幾家大的歐洲品牌車企上有應用。”